- 威望
- 455
- 金錢
- 2292
- 貢獻
- 387
- 熱誠
- 691
- 分享
- 12
- 角色
- 不分/均可 (versatile/both)
- 最後登錄
- 2022-7-11
|
1#
發表於 2010-8-24 02:45
| 只看該作者
如果不論張徹那些男男相互死命的武俠功夫片的話,我看的第一部同志電影應該是讓威廉赫特成為第一個以同志角色登上奧斯卡影帝的【蜘蛛女之吻】(Kiss of the Spider Woman,1985),那時候我讀高一。當時同志電影少之又少,難得像【墨利斯的情人】(Maurice,1987)挾文學與得獎之名得以上院線,多年後我才發現在戲院看的版本竟然整整少了十分鐘,而且是關鍵的十分鐘,原來只因為兩名男主角這場戲沒把衣服穿好!
1992年是個關鍵年份,透過在香港籌辦同志電影節的林奕華幫忙,當時的金馬影展策展人黃翠華史無前例引進數十部長短不一的同志電影,正式把國際喧騰的「新同志電影」介紹到台灣。這個震撼讓台大成立第一個同志社團,我開始執筆寫「同志電影在台灣1980-1991」。而獨立片商對影展及藝術電影觀眾的注重,也造成九○年中期開始同志電影在台灣的能見度愈來愈高,甚至有一度被視為賣座保證。
也許是寫影評和教書的關係,當我在淘選同志電影Top 10,面對太多心頭愛卻不知如何割捨時,忍不住會考量起這些作品對電影史、同志運動發展、甚至啟蒙台灣的意義。而且延續我喜歡寫被忽略的佳作遠多過錦上添花的習慣,刻意先忽略大家耳熟能詳、垂首可得的作品,為此要向替華語同志電影盡過力的虞堪平、李安、蔡明亮、關錦鵬、王家衛和陳俊志道歉。
至於【斷背山】,相較於過去十幾年同志電影的百花齊放,它的尺度實在沒什麼好大驚小怪,反而勝在平實誠懇的感同身受。然而它翻山越嶺直搗奧斯卡主流機制,卻有不凡的意義。奧斯卡最終仍不敢給它最佳影片,只不過證明自己的保守與偽善,根深蒂固。面對宗教偏執狂與腦袋專制者的打壓,也提醒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
以下,是我的同志電影Top 10:
1. 煙火(Fireworks,1947)美國
當年未滿20歲的肯尼斯安格(Kenneth Anger)利用父母外出,自己在家拍成了這部「地下電影」經典,片中表達了青少年對同性戀的綺想,最後讓水兵的褲襠化為炫目煙火的奇觀,今天看來依然教人瞠目結舌。我在MTV到處林立的1990年代初期看到這部奇片,除了「天才」,沒有第二句形容詞。安格之後還有涉及戀物與陽剛崇拜的【天蠍座升起】(Scorpio Rising,1964)也是超越時代的先驅之作。
2. 霧港水手(Querelle,1982)德國
法斯賓達(Rainer Werner Fassbinder)在1982年暴斃於自家浴缸(死因是服藥過量)前完成的【霧港水手】堪稱各種同性戀原型的大成,透過男主角遊走在哥哥、哥哥的女人、女人的丈夫、丈夫的警察好友、警察逮捕的殺人犯、以及覬覦他的長官間,直把同志情慾的各種可能,肆無忌憚全搬上銀幕。法斯賓達彷彿預知是遺作,不僅灌注了豐富的內容;其曖昧難解,也教後人要花更多時間解讀。相較於同年好萊塢為了【造愛】(Making Love,1982)這部描述有婦之夫發現自己是同志的電影鬧得滿城風雨,【霧港水手】簡直超前一個世紀。法斯賓達的影響力一直未減,譬如歐洲習慣把蔡明亮形容為「台灣的法斯賓達」,法國導演歐容(François Ozon)甚至在法斯賓達去世多年後,把他19歲就寫好的劇本【乾柴烈火】(Water Drops On Burning Rocks,2000)給搬上銀幕。
3. 浮世繪(Caravaggio,1986)英國
在同志電影大都只能從影展看到的年代裡,金馬影展於1987年首度引介英國大師賈曼(Derek Jarman)的【浮世繪】,他以巴洛克畫家卡拉瓦喬聲名狼藉的一生為藍本,卻完全打破傳記電影的俗規,驚人的美感、自由的敘事與大膽的意識型態,揭開了他以電影沃養滋潤台灣同志影像文化的序幕。正因如此,我選了這部片,而非讓影迷同聲一哭的美男愛情悲劇【愛德華二世】(Edward Ⅱ,1991),或是宛如無字天書、可以講上三堂課的【花園】(The Garden,1990)。
4. 慾望法則(Law of Desire,1987)西班牙
男主角是名同志導演,他被安東尼奧班德拉斯(Antonio Banderas)飾演的影迷熱烈崇拜,但後者的愛卻逐步發展為嫉妒、佔有與謀殺,在幾乎玉石俱焚的結局裡,電影卻逼現出了極其迷人的愛情真義。許多人喜歡把導演阿莫多瓦(Pedro Almodóvar)和片中男主角對號入座,先不論是否矯枉過正,阿莫多瓦對性別、性向、情慾的寬容與開發,讓他的作品在保有通俗劇精神的同時,也有犀利的道德穿透力。他的眾多作品都和同志相關,但【慾望法則】汁液淋漓、生猛有勁,最能體現他早期創作的本色。本片也是柏林影展用以獎勵同志電影的「泰迪熊獎」首屆得主。
5. 男人的一半還是男人(My Own Private Idaho,1991)美國
葛斯范桑(Gus Van Sant)也許是美國最好的同志導演,可惜大部分人只知道他進入主流所完成的【心靈捕手】(Good Will Hunting,1997)。1990年代初,在完成一鳴驚人的嗑藥電影【追陽光的少年】(Drugstore Cowboy,1989)後,他找了瑞凡菲尼克斯和基努李維飾演一對男妓,鏡頭在街頭、公寓、快餐店捕捉這類男孩的臉譜,然而在寫實之餘,又不乏神采燦爛的超現實幻想,道出他們的夢和希望。它完全擺脫美國八0年代電影對同志題材的欲語還羞,不介意碰觸現實的殘酷醜陋,背後卻有哀襟大度。當然,英年早逝的瑞凡菲尼克斯是本片另一個教人懷念的主因。
6. 毒藥(Poison,1991)美國
陶德海恩斯(Todd Haynes)一鳴驚人的【毒藥】分別以諧仿好萊塢家庭通俗劇、科幻恐怖片、以及紀涅(Jean Genet)小說的風格,形成一部直接或間接指涉同志的三段式電影,贏得了「日舞影展」的最佳影片,不僅讓這個影展成為九0年代美國同志電影最重要的集散地,也教英國「視與聽」(Sight & Sound)雜誌特別製作一期「新同志(酷兒)電影」(New Queer Cinema)專題,來探討新一代同志電影不再低姿態請求異性戀主流認可或強調彼此並無不同的哀兵策略,而是以更積極的戰鬥姿態,擁抱、強調自己的特殊與尊嚴。陶德海恩斯日後以好萊塢明星為班底所拍的【絲絨金礦】(Velvet Goldmine,1998)、【遠離天堂】(Far from Heaven,2002)也都不畏觸及同志情節。
7. 十種釣魚的方法(Go Fish,1994)美國
同志已是電影中的弱勢,相較於男性,女同志又是弱勢中的少數。蘿絲裘琪(Rose Troche)和珍妮薇透娜(Guinevere Turner)聯合製片、編劇,前者同時擔任導演和剪接、後者身兼女主角的【十種釣魚的方法】是第一部讓我真正看到女同志在銀幕上「生活」的電影,多元的角色與尊重的態度,酸甜苦辣的愛情遭逢,平實但幽默的詮釋方式,影響了日後大多數美國女同志獨立製片的方向。
8. 電影中的同志(The Celluloid Closet,1995)美國
這部紀錄片以豐富的影史資料和獨門詮釋取勝,把最保守的好萊塢主流電影如何醜化打壓同志,但創作者依然可以偷渡,觀眾更可以運用聯想力突破重圍的趣味,詮釋得淋漓盡致。最勁爆的莫過於聖經電影【賓漢】(Ben-Hur,1959)的編劇坦承當時他和導演都故意把男配角與賓漢的重逢戲處理成「愛情場面」;至於西部片【紅河谷】(Red River,1948)互相讚美對方「手槍」真美的兩個俊男,應該是【斷背山】(Brokeback Mountain,2005)的祖師爺了!看完本片,就不難理解何以從【金剛】、【X戰警】到【翡翠森林:狼與羊】都可以是同志電影的奧妙。
9. 同窗的愛(Fucking Åmål,1998)瑞典
就詮釋青少年從懵懂到瞭解自己的性取向、以及接受或逃避的掙扎而言,【同窗的愛】是我覺得到目前為止拍得最好的一部。美麗的校花原本只因打賭而去招惹被嘲笑是女同志的新同學,沒想到就此豁然開朗,終於理解自己對男友興趣缺缺的原因。導演對於捕捉同儕壓力與青少年特質十分拿手,也諷刺了嘴巴開明卻無法接受自家人是同志的偏見。最後兩名主角擠在廁所表白,全校同學以為是校花和男友在裡面親熱而群起起鬨,校花只要推開門就等於「出櫃」的關鍵時刻,有好萊塢電影的煽情水準,卻有好萊塢無法直視同志愛情的大膽誠懇。
10. 放輕鬆隨性作(Relax... It's Just Sex,1998)美國
「新同志(酷兒)電影」從九0年代初期揭竿起義,到卡斯提楊奈達(P.J. Castellaneta)這部【放輕鬆隨性作】,已有「集大成」的氣勢。同志、異性戀、雙性戀,白人、黑人、愛滋帶原者,從個人到群體,鋪展出可觀的面向。同志的忿怒不平、情慾需求,他依然掌握得深刻動人,甚至發展出極驚人的前提(如果男同志強暴了攻擊他的異性戀霸權走狗,這是犯罪,還是革命成功?)然而透過喜劇形式的有效掌握,他更拓及到所有在感情、性向、生命漩渦中遭遇衝擊的人都會有的喜怒哀樂。只不過平時更被壓抑、排擠、甚至被暴力相向的同志,會更加有所感觸罷了!
http://blog.chinatimes.com/formo ... 06/03/12/46134.html |
|